宁夏新能源外送再添“主动脉” 330千伏川望Ⅰ线正式投运
中新网银川11月7日电 (记者 于晶)11月7日,主动脉国家“西电东送”重要枢纽±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再传捷报:330千伏川望Ⅰ线输变电工程正式并入电网系统,宁夏实现投产送电。新能线正此举标志着宁夏新能源跨区域外送能力实现新跃升,源外运为“宁电外送”大通道注入了强劲的送再式投绿色动能,进一步夯实了宁夏作为国家重要新能源基地的添千基石。
据悉,伏川本轮银川东换流站的望Ⅰ扩建工程自9月12日启动,主要包括330千伏川松Ⅰ线和川望Ⅰ线两项新能源送出工程,主动脉分别对应接入108万千瓦和200万千瓦两大复合光伏基地。宁夏其中,新能线正川松Ⅰ线已于11月3日率先告捷,源外运成功并网。送再式投作为后续关键项目的添千川望Ⅰ线,在经过连续多日的伏川紧张调试与送电操作后,最终于7日顺利投运,两大工程的竣工将为宁夏新增总计超过300万千瓦的新能源电力外送能力。
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投运,承建单位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与质量防线。面对高空作业、带电操作等高危环节,公司创新采用“专人监管+激光幕墙报警”的双重管控模式,实现了施工全流程的安全可控。同时,组建跨专业联合工作组,协同开展系统调试和设备验收,确保了一次设备安装与二次保护校验等关键环节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建设效率。
银川东换流站是±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宁夏宁东-山东青岛)的起点,承担着宁夏电力外送的核心任务。此次两大清洁能源工程的顺利接入,显著提升了宁夏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与跨区域外送水平,有力推动了宁夏将丰富的风、光等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优势。
据最新数据,目前宁夏在运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5050万千瓦,占宁夏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60%。随着川望Ⅰ线等一批关键工程的投运,宁夏在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正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完)
(责任编辑:百科)
-
本报记者 李华林A股市场正下起“红包雨”。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共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现金分红预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38家公司进行多次分红。全市场现金分红总额73
...[详细]
-
南方网讯 据“汉阳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针对“教师在校内驾车撞死学生”事件发布情况通报。通报全文如下:情况通报5月23日13时50分,我区弘桥小学月湖校区教师刘某在校内驾车将该校一年
...[详细]
-
5月26日,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2023年5月25日,网传龙泉驿区“幼儿园教师拖拽幼儿”视频,龙泉驿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调查处理。经调查,网传视频中幼儿园实为驿齐乐幼儿园 ...[详细]
-
今天27日)“逃犯去看周杰伦演唱会路上被抓”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原来要去香港看周杰伦演唱会的,想不到被抓了,害得我只能在看守所的电视里看周杰伦!我可是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买的演唱会门票。”近日,一犯罪 ...[详细]
-
汽车之家发布2025年Q3财报:AI与O2O双轮驱动 生态布局加速落地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晚,汽车之家(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THM;港交所代号:2518)对外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总营收17.8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汽车之家的经调
...[详细]
-
“498元认养一棵树返积分,认养10棵树送股票……”5月23日,一位律师在网上发布视频称,跪地求水的“治沙英雄”孙国友涉嫌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其本人已就相关证据及材料向公安机关进行实名举报。5月24
...[详细]
-
多名网友收到“枪决通知”短信,平安北京官博:就这?无语死了!
近日,多名网友收到“强制枪毙”诈骗短信,在网上引发热议。5月25日,“平安北京”官博发微博回应此事,表示:“就这,能说点什么?无语死了……真的无语死了……”只见晒出的诈骗短信截图写着:“ 因您信货诈骗
...[详细]
-
5月25日,南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于当天上午发送了一封员工内部信。林绍波在信中表示,此次事件加深了部分顾客对国泰未能一致地为不同背景的顾客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印象,“我们必须谦卑
...[详细]
-
11月3日19时59分,又一轮“双11”电商优惠即将到来,我也在这一时刻紧张地“蹲守”着某平台的定时优惠券。然而,就在这个考验手速的关键时刻,伴随着一声高过一声的“喵”“喵呜”“喵呜嗷”,我家小猫一个
...[详细]
-
今天27日)“逃犯去看周杰伦演唱会路上被抓”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原来要去香港看周杰伦演唱会的,想不到被抓了,害得我只能在看守所的电视里看周杰伦!我可是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买的演唱会门票。”近日,一犯罪 ...[详细]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接招
途经韶关的列车上两名在逃嫌疑人落网!涉嫌危险驾驶入户盗窃
(文化中国行)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